发布日期:2025-09-07 20:16 点击次数:133
“三天才656万?郭麒麟这次真的栽了?”
当这个票房出来的时候,不少人都惊掉了下巴!
要知道,曹保平导演上一部《涉过愤怒的海》可是豪取5.49亿票房,而九年前的《追凶者也》在影院数量远不如现在的情况下,也拿下了1.35亿。
可这次,承载着“者也系列”十年回归厚望的《脱缰者也》,却在暑期档的厮杀中彻底哑火!
这个数字,像一记闷棍,敲在了这位顶着“德云社少班主”光环、近年来在影视圈风生水起的年轻人头上。
但更扎心的,是观众看完电影后,那几乎“一针见血”的评价!
这票房,这评价,背后藏着什么? 还是观众太苛刻? 或者,这事儿压根儿就没那么简单?
文|庞先生
看图文更过瘾!关注我,精彩不断!下方留言区已开放,等你来畅所欲言!#关注有惊喜
票房扑街
《脱缰者也》在8月22日上映,首周末三天票房656万。
累计票房656万,而媒体预测最终票房可能还不到2000万,这个数字,连曹保平前作零头都够不上,更别提主创团队最初喊出的5亿目标了!
这个成绩,别说冲击暑期档头部,连腰部都算不上,妥妥的“扑街”预警!
要知道,就在几个月前,郭麒麟在《庆余年2》里饰演的范思辙,还是观众的心头好,他那脖子上的金圈圈,那得意洋洋的表情,那面对美女眼里只有账本的“财迷”劲儿,被观众评价为“熟悉的范思辙回来了”,是整部剧的笑点担当之一 。
从《庆余年》到《赘婿》,郭麒麟的影视之路似乎顺风顺水,还拿过华鼎奖提名和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。
怎么到了《脱缰者也》,就遭遇了如此惨淡的开局?
同期上映的《南京照相馆》和《浪浪山小妖怪》则是另一番景象。前者以17.6亿票房领跑8月,排片占比高达28.7%;后者以11.1亿紧随其后,排片率21%。
在这样的市场挤压下,《脱缰者也》的排片和票房如同被巨石碾压的蝼蚁,毫无还手之力!
观众评价“一针见血”!
《脱缰者也》上映后,观众的评价几乎罕见地一致,很多观众难以想象,这部电影居然是曹保平导演的作品,和之前的电影差距太大!
“想玩幽默,梗老得掉渣;想讲温情,情绪没铺垫;想搞天津特色,只剩刻板印象堆!”这是观众对《脱缰者也》最扎心的评价!
电影剧情讲述郭麒麟饰演的马飞欠高利贷逃回天津,发现父亲留下的80万拆迁款成了全家“拉扯导火索”。
为了搞钱还债,他居然联手外甥自导自演绑架案——外甥逃学怕挨骂,舅舅缺钱想勒索亲姐,两人一拍即合,本应充满黑色幽默的荒诞冒险,却被观众吐槽为“四不像”。
网友纷纷吐槽:“这剧情放现实里,110都打爆了,电影里居然还能开车兜风吃煎饼果子?”
马飞的女友蒙蒙(孙安可饰)堪称全片最迷惑的存在。
被高利贷伤了眼、流产了孩子,却依然死心塌地跟着马飞,这种“恋爱脑”连观众都替她憋屈!
而张本煜饰演的帮手小六,顶着爆炸头瞎折腾,每次出场都把事闹大,行为逻辑稀碎,完全成了推动剧情的工具人。
更让人无语的是结局,马飞煤气罐爆炸后失忆,姐弟和解、拆迁款买房、马飞和流产女友幸福生活……强行洗白的操作让观众直呼“侮辱智商”!
观众们不买账了:“前期撕得头破血流,结局秒变《家和万事兴》,编剧是不是被绑架了?”
“这哪是《脱缰者也》,分明是《合家欢者也》!”
演啥都像郭麒麟,不像角色
从《庆余年》的范思辙到《赘婿》的宁毅,郭麒麟凭借“怂萌”人设圈粉无数,但在《脱缰者也》中,他试图突破喜剧框架,饰演一个背负童年创伤的混混,却被观众评价为“用力过猛”。
“他还是那个郭麒麟,只是换了身衣服。”郭麒麟的表演依然带着相声演员的痕迹,无论是天津话的腔调还是肢体语言,都像是在舞台上抖包袱。
尤其是在表现马飞被父亲送少管所的委屈、被二姐误会的愤怒时,情绪层次明显不足,缺乏能让观众共情的爆发力。
观众觉得,郭麒麟在《脱缰者也》里,无论是肢体语言、表情习惯,还是说话腔调,都带着浓厚的“郭麒麟味儿”,而不是角色本身。
他标志性的小表情、小动作,在范思辙身上是加分项,是角色魅力,但放在《脱缰者也》这个设定更严肃、角色更复杂的电影里,就显得格格不入,甚至有些出戏!
观众感觉不是在看他演的角色,而是在看郭麒麟本人“扮演”一个角色。
这种强烈的个人风格,在特定角色(如范思辙)身上是优势,但在需要演员完全融入角色的电影里,就成了最大的障碍。
电影本身的问题也很大!
它似乎想走黑色幽默或者荒诞喜剧的路子,但剧本的打磨显然不够,笑点设计生硬,剧情逻辑漏洞不少。
观众期待看到郭麒麟在电影里展现更丰富的层次,就像他在《庆余年》里那样,既有喜剧效果,又能让人感受到角色的成长和内心。
但在《脱缰者也》里,观众反馈剧情本身就没给他提供足够的空间去发挥,喜剧部分显得刻意,严肃部分又显得苍白无力。
电影本身的“底盘”不稳,演员再努力,也难有回天之力!
转型?难!
这票房和评价,其实暴露了郭麒麟身上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:综艺形象与影视角色的冲突!
郭麒麟真正被大众熟知,很大程度上是他在综艺节目里的高情商表现。
在《跑男》里,他能一句话化解尴尬气氛,这种机智和亲和力为他圈粉无数,观众喜欢综艺里那个反应快、会说话、接地气的郭麒麟。
但问题来了!当观众带着对“综艺咖郭麒麟”的强烈印象走进电影院,他们还能接受一个需要完全沉浸、甚至颠覆自我形象的角色吗?
郭麒麟在综艺里积累的观众缘,反而成了他塑造影视角色的“紧箍咒”。
观众看到他,第一反应是“那个说相声的”、“那个综艺里很会说话的”,而不是“那个演员”,这种刻板印象,让他在尝试突破时,阻力巨大!
他为了证明自己,比群演还拼,穿着十几斤戏服暴晒,吊威亚摔下来也继续拍,这种狠劲值得敬佩,但观众最终看的还是银幕呈现的效果。
当效果不如预期,观众就会把矛头指向演员本身!
是失败,也是契机
《脱缰者也》的失败无疑给郭麒麟的影视之路敲响了警钟。但这不是终点,而是一个转折点。郭麒麟今年才29岁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!
观众的评价虽然扎心,但确实“一针见血”,指出了他作为演员需要突破的关键点——如何真正地“藏”起自己,成为角色本身? 如何让观众忘记“郭麒麟”,记住他塑造的角色?
这656万,真的就代表郭麒麟不行了吗?
郭麒麟才29岁,他的影视生涯远未定型。
从《庆余年》的范思辙到《赘婿》的宁毅,再到《脱缰者也》的尝试,他一直在挑战不同的角色。 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,关键是从中吸取教训。
从“德云社少班主”到“综艺高情商代表”,再到一个被观众真正认可的、有实力的“演员”,这条路,远比想象中艰难。
郭麒麟有狠劲,有清醒的自我认知,也有观众缘,他缺的,或许是一个真正能让他“脱缰”的角色,一个能让他彻底撕掉标签、证明演技的作品!
656万票房,是冰冷的数字,但也可以是新的起点。
毕竟,29岁,对一个演员来说,一切皆有可能!
下一次,当郭麒麟带着新作品出现时,我们或许会看到,今天的尴尬,已经化成了他蜕变的动力,毕竟,让老爸郭德纲和全世界刮目相看,他也不是第一次了。
这一次的挫折,会不会是下一次惊艳的铺垫? 我们拭目以待!
参考信源:
郭麒麟在《脱缰者也》里玩儿脱缰了
大众日报2025-08-21 14:48
为拍戏婉拒接班德云社 郭麒麟新片《脱缰者也》诠释松弛天津群像
封面新闻2025-08-13 19:00